目前分類:✾關於賽斯心法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賽斯曾說,在人生當中做你最想做的事,才是你最應該要做的事。根據宇宙的定律,你必須做你會快樂的事,如果這件事讓你不快樂,開始要考慮是不是不要做,甚至會不會是你的心態出問題了。

「生活的興奮必須來自你們每一個人,而非來自我。你們到這兒來以認識自己,那應永遠是你們的目的。」賽斯如此說。所以我們來地球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?認識自己!認識那不同的你,內在的你、喜悅的你、與自發的你,這個認識讓你對生命產生興奮感。認識自己並不是宗教的苦修,或者皈依宗教的戒律。賽斯說很多宗教的團體,是先讓你有恐懼,你生出恐懼之後,然後再把戒律給你。醫學也是如此,先讓你起恐懼心理,再告訴你什麼可吃或不可吃,做飲食上的控制,這跟宗教如出一轍。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思索:你是不是要重新找回對生命與生活的熱情跟熱愛?在你們的關係中,有多久沒有親密的感覺了?
人會因為愛的枯竭而老化而憂鬱,當你找回心中的那份愛,你的能量會再增加。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這錯亂時代中,回歸內心感受,男女老少不論你在哪一個位置,都有一種困境的感覺,那我們如何從困境中殺出一條活路?首先須『不怕失敗』而且不可失去『自信心』,挫折與失敗是『正常的』
,『勇敢地』面對與接納以及『絕不逃避』挫折與失敗。所以理念要堅持、方法要靈活、傾聽內心的聲音、要回到自己的獨特性。可別活在別人的眼光裏,死在別人的嘴巴裏。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賽斯心法中的『心境轉外境』極具威力,心境轉變,面相會跟著改變,任何的病都會好起來;心境轉變,自己的磁場會跟著改變,磁場改變,命運就跟著改變。人類唯一可以決定的是我們的心境,人類與萬物不同的是人類有『自由意志』、人類有Interpretation(詮釋權),你如何看這世界、看自己、看別人,決定權在自己,自己的心最重要,自己的心無法安定,所有的一切就沒有安定。
心念改變進而能量磁場改變,緊接著就是生命的改變,當身心自在平衡了,回頭再去看過去的篳路藍縷,『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。』此時自然放下了、臣服了。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賽斯書一翻開,許多人是會遇到挫折的,但賽斯書裡有一句話,當白天的你翻開書看不懂的時候,晚上的自己會為你努力,亦即當你睡著時,潛意識的自己會發動,所以不要低估了潛意識的力量,潛意識常會協助我們克服困難,因此今天無法解決的困難,並不代表明天無法解決。

當一個人遭遇到重大的打擊,內心及價值觀產生劇烈的變化,這時的心中充滿了情感。試著回憶自己『心中滿滿都是愛,是多久以前發生的呢?』,若能常常保持『心中滿滿都是愛』的人,他一定是比較快樂的,同時會啟動身體自我療癒的能量。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運用觀想或冥想,除了涉及別人的命運之外,『有意識』的想像可以吸引同類事件發生在自己的身上。我們的靈魂不斷地體驗與成長,渴望各種經驗的感受,而一個沒發生過有起有落的人生。對靈魂來說是貧乏的,試著有這一個信念『所有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是好的』,讓自己對生命有更深的認識與[深沉的智慧。運用『自我催眠』的信念貫徹,產生自己是值得好運的,讓心智內在活動與外在的事件獲得一致,這可說是生命中的重大突破。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!永遠與自由同在……這句話來自賽斯書心靈的本質
談到愛,賽斯一直強調,愛是身心靈成長最快的動力,當你給出愛或付出愛時,是你覺得自己的生命最充實的、最圓滿的時刻。
愛是一個人在最短時間內,看到自己真正的美好。我們常常被我們心中的價值騙了,在現實生活中老是看到自己不夠好的地方,甚至覺得別人都比你好。看到自己的匱乏、不足、失敗,可是,賽斯說:『在愛的眼光之中,你的未來的自己,你已經成就了的自己,你理想中的自己,在愛的那個瞬間,它被從很遙遠的未來拉到了當下。』這份愛可以重新找到自己。
人的痛苦是不再相信自己有個美好的未來,痛苦是覺得自己不夠好,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很好的愛。
人生的快樂是重新把那些理想一個一個找回來,而且在現實中又有方法、有步驟可以打造,這就是愛,愛是把理想落實到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動力。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信念創造實相的驗證:1.開始覺察主觀的心靈活動; 覺察心靈經常進行的思維及處於哪一類的情緒當中。 2.覺察自己的人生觀及對這世界的觀點,覺察對自己的看法及內心經常的活動,覺察對生命的看法及對人生抱持的是苦還是一場無意義的過程‧‧‧‧‧‧等等內觀。這一『覺察』的功夫將影響整個生命的走向與命運,外境即心境,意識先產生,世界跟著誕生,意識產生活動,人生於焉形成。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『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』,透過『覺察』改變自己的思維活動,選擇權在自己,你怎麼想將決定你的情緒與感覺,而這將形成自己命運的走向。許多實相的創造來自於你必須先覺察心智活動的過程,而後會產生很強烈的相信,跟著來的『情緒』會是行動的燃料,想像能力的大發揮啟動潛意識的力量,瞭解這些步驟,即可『有意識』的創造『心想事成』。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通常在玩一個『我對你錯』的遊戲,這個世界常常在對立
我不接納你,又常常希望我被你接納,很少有人能做到『你對、我對、大家都對』,『你好、我好、大家一 起好』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立場,但當你覺得自己是對的,別人是錯的,這時的心是關閉的,一旦了解的時候,心是打開的。
為甚麼我們愈活愈孤獨?因為我們被頭腦騙了。在愛當中,你能說誰是錯的?當你要去分對錯的時候,永遠分不完,人最後要為自己承擔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6649105_1387430841296518_1787867081155199373_n.jpg

在賽斯心法裡面,常常會要求你解脫,解脫掉所有世俗對我們的期望跟壓力。但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,卻又是多麼希望所有愛我們的人是為我們感到驕傲的,而不是對我們失望。從小到大,我們是多麼害怕我們所在意的父母親、長輩對我們感到失望,於是我們最痛苦的是,其實是讓關心我、對我有期望的人感到失望。例如有強迫症的孩子會不斷反覆地做某種動作,如檢查書包、洗手等等,因為他們多麼害怕跟擔心爸媽是對他失望的,也多麼害怕爸媽覺得他不夠好。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6472838_945656592230914_1077766891981136480_n.jpg

到底是怎麼樣才叫「放手」?放手其背後有沒有一種安心、自在與一個信念,不是你要放就能放。你必須具足了某些內在心靈的條件,才能夠做到放手,不牽涉到對或錯,它代表了你心境上更大的不同。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5740951_919953414801232_762468651866546942_n.jpg
賽斯曾說,在人生當中做你最想做的事,才是你最應該要做的事。根據宇宙的定律,你必須做你會快樂的事,如果這件事讓你不快樂,開始要考慮是不是不要做,甚至會不會是你的心態出問題了。

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